作词 : 依瑶
作曲 : 虞宁
编曲 : 亦云
《墓前歌》
文案:
我记不太清村口那个跛脚和尚了。
这里原本算作北境边上的一座城,后来打了仗,死了人,现在只能算作个村了。
那些人都埋在村西头的大土堆底下,和尚就住在土堆边上。破屋里供着破佛,土堆旁住着土和尚,称得上相得益彰。
因和尚的破门正对着江岸,每年开春破冰时,他便会取出每年暂存在他处的竹筏拴到岸头。筏子随着江水晃荡到秋后,又会被他收起。
没人知道和尚是何时来的,白日里他只缩在破佛前虔诚地誊抄。我们几个孩子最喜欢去竹筏上蹦跳,把竹筏踩得左右摇晃。只有这时,和尚才会出来,拿着几个自己收的酸枣,连哄带骗地让我们下来。平日里除了我们惦记他的酸枣,没人记得起他。
直到官兵从他那个破佛龛的底下里搜出了一本比佛龛更破的册子。上面记的全都是前朝叛军的名字。
土堆旁便没有和尚了。
再后来,又过了许久。
久到新土盖了旧坟。
久到村头又换了王旗。
久到江岸通了渡船,形形色色的外乡人来了又去。
终于有一人驻足在那个土堆旁,良久,浇了半坛烧刀子。
我想告诉他,这里还住过一个和尚。可我记不太清了,和尚是不是和尚,他忌不忌酒。
外乡人又上了渡船,晓风将我没见过的远方吹进了眼眶,在眼底悠悠荡开。
像当年摇过的半江秋水,都晃荡成了春寒料峭时的睫上霜。伸手一抹,全化在了掌心里。
绿蚁新醅正温开 琼枝正待玉尘倾盖
舞三分剑光寒彻 便似天雪欲来
长夜笛声入梦
渡口前 秋尾风卷尘埃
吹老枯骨旧事 只评说不可道哉
狼烟遍冲霄外 金戈盘城烽火成霾
古道鹫鸟披血羽啄尸骸 行者慨
“山河仍在,夫溅泪恨怎埋,书血债。”
偏神佛依然
写得青史卷开 许君如愿逐月访边塞
照见棠花夕时面容仍在 经年未改
只是花谢叶落休挽
才觉此身难回梦外
尚记该手中握刃身披铁铠
策划/pv:公子夏
作词:依瑶
作曲/演唱/文案:虞宁
编曲/后期:亦云
美工:酒久
斜月摇挂城上台 旌旗斩风鼓震天外
众军皆怀报国志 古来相承一脉
谈生死不足惜
只道是 以身殉国何碍
听闻黄沙千丈 应皆是英魂棺盖。
那年羌笛记载 一场瑞雪随风葬埋
多少春闺梦 难盼良人相携,至鬓白
月满离盏 看老逝水东流雁向南
终不见归来
今见九州月白 夜下群碑连雨裹入怀
驻足听取故人携酒而带 故景未改
遥想当年千军在前
剑气寒光曾映江海
离歌诉飞雪低坠天地同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