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书山河惊鸿页
——丹棱印象
岷江流过原野 碧云接天 春风染平川
千载东坡故里 朗朗书声远
翠竹连山有笋香 天府粮仓 赏桔香稻田①
眉州妙笔华章 绘丹棱画卷
南安②有郡县偏居西蜀 赤岩山③连绵
掬一捧清泉 酒香飘千年
品圣茶④ 清幽气韵赛神仙
摘脆李 新叶作诗篇
橘橙挂果飘香 邀君一鉴
三月泛轻舟东游梅湾⑤ 似有妃子凌波步纤纤
轻云之蔽月流风回雪
重山远 盘山径路蜿蜒 蝶舞翩跹
中有九龙⑥坐卧 与我顶峰相见
思蒙河细雨绵绵 杨柳街⑦前 牌坊⑧换新颜
大雅堂⑨白鹤纷飞 文人墨洒砚
龙江路 十里桃红入花笺
红桥⑩边 情人手相牵
幸福古村故梦重逢人间
——staff——
原曲:忘川风华录《惊鹊》
现曲:且书山河惊鸿页
作曲:塔库
编曲:Fsy小诺
翻策/填词/后期:棠月
歌手:Y-韩/山月LuCine/棠月/愫悸
“我原以为只是匆匆一面,此去经年,不曾想是惊鸿人间。”
——music——
老峨山⑪论道静悟禅心 一花一世界
寻踪访古迹 袅袅梵音远
黄金峡⑫ 渊渟岳峙清溪浅
青衣⑬畔 江水唱华年
张场⑭寻常巷陌 斟酒百遍
读书破万卷心明如镜 端淑⑮烧灯续昼作《为学》
不羡弹冠庆往来饮宴
心自远 龙鹄山⑯杜光庭 文才伦绝
更有李焘⑰续作 资治通鉴长编
可曾见顺龙⑱初雪 银装素锦 天地白一片
披一身烟霞散去 云中踏碎雪
凭栏见 滨河路边白塔⑲月
书院里 赌书泼茶趁华年
唢呐声声谱就山河万千
我曾劝天公抖擞 不拘一格 人才济济来
一同将丹棱文脉 传承几千载
享安居 城乡融合高平台
勤乐业 共同富裕共期待
未来协同发展 纷呈精彩
归去来兮 再续丹棱惊鸿诗页
注:①“桔香稻田”农文旅融合项目是丹棱县“一产变三产、农田变景区”的标志性项目。该项目包括核心景区300亩及结合“退园还耕”流转土地1600亩的种植扩展区,建设以“桔橙+大米”为特色的优质粮油标准化种植基地,同时还开发了农事体验、研学基地、鱼稻共养、亲子旅游等农业新业态;②丹棱古属南安;③丹棱古称齐乐郡,隋开皇13年(593年)建县,因城北红色有棱、状若飞旗的赤岩山而得名;④老峨山圣山仙茶;⑤梅湾水库风景区;⑥九龙山;⑦丹棱街道;⑧牌坊路改造;⑨大雅堂始建于北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距今916年,系北宋丹棱名士杨素(南宋史学家李焘的岳祖父)为实现黄庭坚弘扬诗圣杜甫的现实主义诗风而建。堂内珍藏黄庭坚手书杜甫两川夔峡诗诗碑300余方,历时3年建成;⑩沧浪桥,外形是红色,故称红桥;⑪老峨山旅游风景区,雄踞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时有烟去在半山飘浮,尉为壮观;⑫避暑圣地,位于丹棱县张场镇;⑬青衣江,长江支流岷江支流大渡河支流,主源为宝兴河,发源于邛崃山脉巴朗山与夹金山之间的蜀西营(海拔高程4930米),流经宝兴在飞仙关处与天全河、荥经河汇合后,始称青衣江,经雅安、洪雅、夹江于乐山草鞋渡处汇入大渡河;⑭张场白酒;⑮彭端淑(约1699年-约1779年),字乐斋,号仪一,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县)人,其现存作品有《白鹤堂文集》四卷、《雪夜诗谈》二卷、《粤西纪草》一卷、《曹植以下八家诗选》若干卷、《蜀名家诗抄》二卷以及《晚年诗稿》《碑传集》《国朝文录》《小方壶斋舆地丛书》《广东通志》等。其中《白鹤堂文集》最为有名,议论小品文《为学一首示子侄》(简称《为学》)即出于本书;⑯龙鹄山,古代名龙鹤山,唐代已经成为西南重要的道教活动胜地。五代高道杜光庭《道教灵验记》和明代曹学佺《蜀中名胜记》记载,唐代龙鹤山建有三宫九观,乃成无为、杨正见、李炼师得道升仙处;⑰李焘(1115年-1184年),字仁甫,一字子真,号巽岩。眉州丹棱(今四川省丹棱县)人。南宋官员、历史学家、目录学家、诗人,唐太宗第十四子曹王李明之后;作《续资治通鉴长编(共20册)(竖排版)》,是记载北宋历史的编年体史籍;⑱丹棱县顺龙乡,因海拔高冬天偶有落雪;⑲丹棱白塔是四川境内最悠久的密檐式砖塔,也是眉山市境内最古老的建筑艺术精品。2013年被列入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感谢聆听,感谢全体staff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