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词 : 月丫弯弯
作曲 : 月丫弯弯
编曲 : 月丫弯弯
13实践与认识辩证统一
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的本质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也是认识的目的。
所以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改造主观世界同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
强调认识的能动反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对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
所以我们要运用正确的理性认识指导实践的进程,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坚持改造主观世界同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
14认识过程是反复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认识的规律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两次飞跃的辩证过程。
认识的发展是反复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运动的无限性是指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运动也必然随之不断发展。所以我们要坚持认识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不断推进认识过程的深化。
15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辩证统一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所以我们要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具体说来就是要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16非理性因素对认识过程的推动作用
在认识的辩证运动中,我们既要注重理性因素的作用,同时也不可忽略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指导作用、解释作用和预见作用等。
非理性因素主要是认识主体的情感和意志。
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活动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
所以我们要重视非理性因素的作用,推动认识能力的提升。
17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辩证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的。
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无数相对真理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所以我们要坚持两者的统一,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真理的发展与深化。
18真理与谬误辩证统一
一方面,真理和谬误在确定的范围内是对立的,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
另一方面,真理和谬误是统一的,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所以我们要坚持真理的一元性,与谬误作斗争,同时也要促进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向真理的转化。
19真理与价值辩证统一
真理的本性是客观性,要求主观与客观相符合、一致。
价值体现的是主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具有主体性、客观性、多维性、社会历史性等特点。
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
任何成功的实践必然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真理与价值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一方面,价值尺度必须以真理为前提。
脱离了真理尺度,价值尺度就偏离了合理的、正确的轨道。
另一方面,人类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推动着人们不断发现新的真理。
脱离了价值尺度,真理就缺失了主体意义。
因此,我们要处理好真理和价值的关系,实现二者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