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词 : 大观词乐
作曲 : 大观词乐
编曲 : 大观词乐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玉楼春· 城上风光莺语乱
词牌名:玉楼春|朝代:宋朝|作者:钱惟演
玉楼春(词牌名)
玉楼春:词牌名。词谱谓五代后蜀顾夐词起句有“月照玉楼春漏促 ”、“柳映玉楼春欲晚”句; 欧阳炯起句有“日照玉楼花似锦”、“ 春早玉楼烟雨夜”句,因取以调名(或加字令)亦称《木兰花》、《春晓曲》、《西湖曲》、《惜春容》、《归朝欢令》、《呈纤手》、《归风便》、《东邻妙》、《梦乡亲》、《续渔歌》等。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词牌名玉楼春
别名减字木兰花减兰木兰香天下乐令偷声木兰花木兰花慢
字数五十六
始兴年代唐代
流行年代宋代
代表作玉楼春· 尊前拟把归期说
格律玉楼春词牌格律
玉楼春词牌沿革
《花间集》顾夐词起句有“月照玉楼春漏促”句,又有“柳映玉楼春日晚”句,《尊前集》欧阳炯词起句有“春早玉楼烟雨夜”句,又有“日照玉楼花似锦,楼上醉和春色寝”句,取为 调名。李煜词名“惜春容”,朱敦儒词名“西湖曲”,康与 之词名“ 玉楼春令”,《高丽史·乐志》词名“归朝欢令 ”。《尊前集》注“大石调”,又“双调 ”。《乐章集》注“大石调”,又“林钟商调”。皆李煜 词体也。《乐章集》又有仙吕调词,与各家平仄不同。
宋人习 于将《玉楼春》与《木兰花》两调相混,它们当各有 音谱,而在体制上却皆为七言八句之仄韵。《玉楼春》前后段起句为仄起式,而《木兰花》前后 段起句为平起式。自李煜《玉楼春》前后段起句为平 起式后,遂在体制上将两调相混。晏殊词集之《木兰花》与《玉楼春》体制皆同李煜词,此体为宋人通用,作者甚多。
欧阳修用此调作词二十 余首,多写花间尊前情事,亦 有酬赠、写景、咏物、离情等作。其写离情之名篇如:“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苏轼感怀欧公云:“霜余已失长淮 阔。空听潺潺清颍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予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周邦彦感旧之作 亦是宋词名篇:“ 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当时相候赤栏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沾地絮。”此调柳永有大石 调、林钟商和仙吕调三种宫调之词,周邦彦四首皆为大石调。
此调体制形似七言仄 韵体诗,其中前后段之第二句 与 第四句均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式,共为四句,而且共有 六个句子用韵,故格律与诗体迥异。此调因仄声韵较密,且有四个仄起律句,因而声情较为沉重压抑,适于表达沉闷、惆怅、感怀之情。辛弃疾词十七首,多用以赠酬,甚至有为词论之戏作:“ 有无一理谁差别。乐令区区犹未达。事言无处未尝无,试把所无凭理说。 伯夷饥采西山蕨,何 异捣蓥餐杵铁。仲尼去卫又之陈,此是乘车穿鼠穴。”刘克庄用此调作 豪气词:“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如家家似寄。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这首壮词亦成为 宋词名篇。此调前段第三、四句可以为对偶,如晏殊“旋开杨柳 绿蛾眉,暗拆海棠红粉面”,“海棠开后晓寒轻,柳絮 飞时春睡重”, “ 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窗间斜月两眉愁,帘外落花双泪堕”。用以对偶,足见工致。
玉楼春格律对照
正体
格律对照例词:《玉楼春 ·拂水双飞来去燕》
正体,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以顾夐《玉楼春·拂水双飞来去燕》为代表。按《花间集》顾夐词四首、魏承班词二首,《尊前集》欧阳炯词二首,其前后段起二句第二字、第六字俱仄声,第三句第二 字、第六字俱平声,第四句第二字、第六字亦俱仄声。宋人惟杜安世词五首、钱惟演“锦箨参差”词一首、欧阳修“美酒花浓”词一首本此体填,馀皆南唐李煜体也。 欧阳炯词后段第三句“青蛾红脸 笑来迎”,“青”字平声。又一首后段结句“留待玉郎归日画”,“留”字平 声。谱内平仄据此,其馀悉参顾、牛二词。 又宋汪莘词“ 一片江南春色晚,牡丹花谢莺声懒。问君离恨几多少,芳草连天犹觉短。昨夜溪头新溜满,尊前自起喷龙管。明朝飞桌下钱塘,心共白苹香不断。”起、结虽与此词 同,而前后段第二句,乃作“平平仄仄平平仄”,则与此词 异。 又柳永仙吕调词“有箇人人真堪羡,问却倦羞回却面。你若无意向咱行,为甚梦中频相见。不如即早还却愿,免使牵人魂梦乱。风流肠肚不坚牢,只恐被 伊牵惹断。”平仄 亦与此词异。此二首若参校打图,恐平仄混淆,难以按谱,特为附注,不另列体。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平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
拂水双飞来去燕,曲槛小屏山六扇。春愁凝思结眉心,绿绮懒调红锦荐。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
话别情多声欲战,玉著痕留红粉面。镇长独立到黄昏,却怕良宵频梦见。
变体一
变体一,双调,五十六字。前段四句,三仄韵; 后段四句,两仄韵。以顾夐《玉楼春· 月照玉楼春漏 促》为代表。此词后段起句不押韵,顾夐 别首“柳映玉楼”词,正 与此同。
格律对照例词:《玉楼春·月照玉楼春漏促》
仄仄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月照玉楼春漏促,飒飒风摇庭砌竹。梦惊鸳被觉来时,何处管弦声断续。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惆怅少年游冶去,枕上两蛾攒细绿。晓莺帘外语花枝,背帐犹残红蜡烛。
变体二
格律对照例词:《木兰花·春入横塘摇浅浪》
变体二,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以牛 峤《玉楼春· 春入横塘摇浅浪》为代表。此词见《花间集》,前后段两韵,唐宋词无照此填者。
平仄平平平仄仄韵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春入横塘摇浅浪,花落小园空惆怅。此情谁信为狂夫,恨翠愁红流枕上。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小玉窗前嗔燕语,红泪滴穿金线缕。雁归不见报郎归,锦字织成封过与。
变体三
变体三,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以李煜《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为代表。此即顾夐“拂水双飞”词体,惟前后段两起句平仄全 异,宋元词俱如此填,故为分列。 晏殊词前段起句“东风昨夜回梁苑”,“东”字平声,“ 昨”字仄声。欧阳修词后段起句“也知自为伤春瘦”,“也”字、“ 自”字俱仄声。谱内据此作图,其馀可平可仄,已见顾词。 按《尊前集》,欧阳炯“儿家夫婿”词,庾传素 “木兰红豔”词,即此词体也。因欧词结句有“同在木兰花下醉”句,庾词起句有“木兰 红豔多情态,不似凡花人不爱”句,遂别名《木兰花》,其实乃《玉楼春》,非《木兰花》也,宋人传讹,几不能辨,今照《花间集》校正。 又《尊前集》许岷词二首,一首与此同,一首前段四 句“江南日暖芭蕉展,美人折得亲裁翦。书成小简寄情人,临行更把轻轻捻”平仄全异。后段与此同。 又钱惟演“城上风光”词,前段照顾夐词填,后段照 李煜词填,欧阳修“常忆洛阳”词、毛滂“压玉为浆”词,均效 钱体,向俱误刻《木兰花》调,今悉校正。 又晏殊“帘旌浪卷”词,本李煜此词填,惟换头句 “ 美酒 一杯谁与共”平仄异。 又吴文英“茸茸狸帽”词,亦本李煜此词填,只前段 第二句“金蝉罗翦胡衫窄”平仄异。盖此词辨体,止在平仄异同,若汇参各体,则平仄纷纭,难以分别,故各为注明,不取作图。
格律对照例词:《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
中平中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声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中平中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未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啼清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