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高校近年来新建了较多学生宿舍,但是急于快速投入门进行审核、验收,在消防安全问题上留下了诸多的火灾隐患。例如宿舍楼的耐火等级无法达到现行的规范; 安全出口的设置在数量、宽度和疏散距离上同样达不到要求; 未设置标准防火分区或防火分区面积过大等等一系列不符合规定的隐患问题。宿舍管理部门为了更加便于统一管理,严重违反消防安全管理条例。例如有些宿舍楼内为了防止应急灯、疏散指示标志、逃生面具、灭火器等一系列消防安全设施的丢失和损坏,采取了集中保管的做法; 更有甚者为了制止学生违规外出,把安全疏散出口上锁,只留一个可控制的安全出口; 为了防止男女同学串寝,用门和隔墙等进行分隔,或者在出口、窗户上安装铁栅栏。学生在宿舍里违规用电,极易引发火灾,宿舍楼内布局复杂,功能设施较多。由于学生宿舍所设电源插座较少,学生违规私自拉乱接电源线现象十分严重,安装操作过程中没有安全依据,从而导致电源短路或者接点接触电阻过大,负荷增大一系列问题是引起宿舍火灾的隐患因素。个别学生私自购置的大功率违规电器设备如果是不符合生产标准,也是极大的致灾因素。尤其是大功率电器的集中时间大量使用,引发火灾的危险性最大。而大多数学生在发生火险火情时惊慌失措,不了解合理的处置方法,错过了扑救的最佳时间,使小火蔓延成灾。[1]再加之高校宿舍人员集中,人流量在固定时间急速增加。极易造成“小火亡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