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下面不是要表現誠意嗎?還要看學生的資質。筮啊,就用的很嚴重,卜筮的筮,上面這個竹子頭,下面是個巫,卜是用烏龜,筮是用蓍草,都是年紀很大,閱歷很深的動物跟植物。初筮告人之初,初發心,第一念還沒被污染的那一念。有求道之誠,有善心,有四端之心,孟子講良知良能,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是非辭讓等等。這個叫初,小孩子也是人之初那就性本善,所以你想要真的遭遇問題的時候,你真的是想求解決,太難過了,初筮。
筮,就是幫我們找答案。Q and A人生要做重大抉擇的時候,才用得到筮。初筮,因為你那個心,對那個初,對求知的熱忱。也夠專注,告,結果這個算出來這個卦,他就很明確地,把所有的真實的真相的訊息,形勢的判斷,未來的預測,通通告訴你,包括你現在所有的狀況,哪裡不足,哪裡甚至太多,機會在哪裡,風險在哪裡,都告訴你了,就告訴你答案。初是問,提出問題,筮,經過那個儀式,經過那個研究調查,最後告正確的情報回來了,完全一五一十傾囊以告,換句話說,這個就是一個很好的互動,因為你求的那個初心是非常的好,所以他回答你毫無保留,那易經的占卦確實是這樣的,INPUT決定OUTPUT ,INPUT如果有問題,OUTPUT就有問題。
再三瀆。問題是啊,人這個蒙的狀態啊,常常不見得有勇氣面對真相。他只相信他願意相信,他只看到他願意看到,對事情的真相,它可能不願意接受,好像沒看到,這個就叫再三瀆,所以他對這個答案,人家明明告訴他一個真的大道,真的智慧事實的真相,它不接受。他希望再問再占,一而再再而三,希望能夠出來一個他願意接受的答案。我們這位前任的陳先生,昨天還去扶輪社那個扶輪社,就有點這個味道,再三瀆他還說這個,是汪洋大海中的葉扁舟。然後,千千萬萬人的希望,還寄託在那個扁舟上。
不管你怎麼告,怎麼調查,怎麼它,還是再三瀆這就叫蒙了,那都是老頭子了,不是只有小孩子才蒙的,不願意面對的真相,所以你看高爾,那個環保的,那個揭發這個暖化生態的那個東西。就是教你面對人不願意面對的真相,這環境已經破壞掉這樣,更有些人還是,其實沒什麼,其實沒錯,那你看這個經濟的這個打劫那,那些位高權重的人。在沒有完全爆發前,都還說沒問題,沒問題,儘管借錢,穩得很,經濟體制好的很,所以蒙哪裡只是兒童的專利呢,成人更多,位置越高權力越重的,越蒙啊。
再三瀆,就像占卦,我們講這個是人常犯的毛病,我們有時候都難免,這個問題,關心則亂,方寸亂了。然後,你透過這個最審慎的去問,或者是易經你問到了一個答案,這答案你非常不樂意,感情上不願接受,一想,哇,這個占卦太容易了,五分鐘就占一個卦。那這個問題,我不要,繼續占,五分鐘之後,又占了一個卦象,一看,稍微有改善,還是不太好,再來,反正不花多少成本,再占,越來越好了,這種占到 N個,這個最好,元亨利貞,大吉大利,好,就這個吧,那這些通通不算,這個就叫初筮告,剛開始告訴你的,你那個心對,就是標準答案。
你用願意面對你,要練習面對,因為你不敢面對嗎?因為心是一個瀆的狀態嗎,褻瀆神明,然後煩不煩,心煩意亂,然後貪不貪呢?你談的就賣水,那麼再三瀆,那有些人就有這個東西,拿易經做,或者拿一些有智慧的。或者拿專家學者的,做背書,做backup,你們一定,你們的幕僚,給主管一定要給一個他滿意的答案出來了,那這個你的心態不是有問題呢?你心態的問題,怎麼會有正確的答案。但是,易經因為他已經有這一套占卦的程式,所以你這個占卦,確實五分鐘可以出來。
可是後面的東西通通是每況愈下。這是反映你那個input的心態就不對了,充滿了噪音,充滿的雜訊,已經不是答案了,那個答案,不但是錯的,甚至是誤導。這時候瀆則不告,所以再三既然是一種瀆了,這種互動的學習的,這種真心虛心求教,因為根本就不夠虛心,你主觀嗎?你那個充滿了感情用事,塞爆了,那種情況下怎麼會有真實的東西告訴你呢,那既然你逼著用這個程式,一定逼出來。他有個答案,那個答案是等於沒有告訴你一樣,甚至是誤導。瀆則不告,來一個老師被學生纏久了,發現它。
這還是孺子不可教,到最後拒絕教你。利貞,他就要你回去啊,真心誠意調伏你的心再回來,就這個意思,所以在有占卦經驗的人,都曉得這個也是自古傳下來,就提的一個戒律,就從蒙卦來。就是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你心不對了,你不是真心要求,你是想要找很多東西來支持你,寧願只願意相信的那個主觀見解。如果有這樣的決策主管,所有的幕僚只是為他的想法服務,他哪裡是真心要你們集思廣義,找出正確的解法的,聽不進真理的。所以這個就叫初筮,他就會告訴你,那個問答是暢通,教學是暢通的,如果再三,這個學習有有私心,瀆了,這個迴路就斷掉了,天人交通的線路就斷掉了,就當機了,瀆則不告,你應求出一些表面上的一些數據,一些卦象通通沒有用,他已經放棄教你了,不告訴你,把那個門關起來了,那你這個時候要調整,你必須利貞,貞才有利,就這個意思,說起來人都懂,實際你身臨其境,你特別在乎的事情,你一樣有可能再三瀆。
我們大部分的學生。在學的過程中,都有這個,一看那個答案或者有。就想投機取巧,一定算錯了,再來一下再來一下,商量商量,跟伏羲打商量討價還價。我們好像以前也說過這個不好的卦,他馬上就是說重啟一個卦。不能重啟,不好,你也要面對,這個就是人生啟蒙痛苦之中啊,從艱難困苦之中,提高你的修為,首先要面對真相?說沒看到,國王的新衣,這就是蒙了。那麼,既然易經裡面,在蒙卦中啊。有這麼一個卦辭的大原則的提醒。所以有些人,對這個易經的這個易占呢,有探討的精神的啊!其實我也類似做過做實驗,故意針對一個問題一直問一直問。
問到最後,據說,也是實際最後一定出,他煩了,最後出來的就是不變的蒙卦,就代表伏羲罵人。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滾,回去,利貞,你現在是一個蒙的狀態。你要問甚麼,問,同樣一個問題一直問,打破砂鍋問到底,還問這個砂鍋跑了幾千里,因為你不接受嗎,那個心態不扭轉,你怎麼學也沒有用啊。這很重要,那是人性人情一個基本特別難突破的地方,糾纏不清,失戀了,撞死他,一次沒撞死撞三次。先把情敵撞飛。然後一看,又怎麼還沒壓死。再三瀆,哦,這很可怕,瀆則不告,利貞,這兩個大原則,就夠了,還有一個就是那個一般的教育原則,你們都聽過,這個論語中到是不少?
他說,你這個學生啊,好容易初筮告,如果初筮,那種學生就是他那個回應QA之間,那個心態。這個老師願意告訴他,可是有的學生就再三瀆,老師不願意告訴他,由他的表現就知道,因為他再三瀆,他說,你告訴你桌子的一個角。另外三個角度不會推嘛。舉一隅不以三隅反。你要不能舉一反三,正老師告訴你這個角,老師呢,那別的呢,這個角那個角那個角,這老師氣死了,只修一次束脩,教你四個角啊。那你這樣沒有主動的類推的能力,那裡根本孺子不可教,這全部都幫你瀆了也沒有用,他就放棄了,則不復也,拒絕你啦,前面講的也是這樣,所以這個學跟教都有一個正確,這種互動態度看能不能夠match舉一反三,是最起碼的。
還有聞一知二,說這是端木睗子貢,告訴他綜卦的這一面。他另外一面他就想到了,一體的兩面至少要這個看到屯,就想到蒙,看到蒙就想到屯,就要舉,聞一知二,懂得一面的整體就知道了。但是他佩服他的學長顏回 ,說聞一知十,我的天,連錯卦也知道了,卦中卦也知道,爻變卦變全部跟那個有關的,全部知道,那就是這個,就好學生,最怕就是全部講完了,他連一都不知道,這個就叫再三瀆,那這個要考慮。教學成本,教育資源,不能浪費在這種對牛彈琴上,就瀆則不告。易經都不告訴你真相,你看有一些,這個類似像這樣的人很多啊,跟老天爺求啊!到廟裡求籤呢,希望情敵出車禍了,希望誰誰誰出空難啊!然後最好了,我明天早上一腳就踢到一疊鈔票啦,那你說那個廟的神明會回應你嗎?
再三瀆,你心都不乾淨了,瀆則不告,然後求籤也是抓了這個不好再來沒人看到嗎,是吧,你看到上上簽,好加起來copy,這不是人的心態?那告訴你,這個都是枉然,還是人常犯的毛病,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蒙卦談到了這個筮,教跟學都是筮,都是人生重大的情資,判斷,形態的正確,有的再再而三,就是瀆,瀆則不告,利貞,大致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