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字幕由腾讯音乐天琴实验室独家AI字幕技术生成
大家好
我是康震
民间啊
有一句俗语说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或许正是这样的一句话
启发了清朝的一位叫做孙珠的学者
他编了一部唐诗的集子
给大家学习唐诗
启蒙来用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唐诗三百首
同学们都知道
唐诗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产生了很多著名的大诗人名垂千古的好作品
唐诗
我们甚至可以说他是中国诗歌史上一座无法超越的巅峰
后来的人写诗
为了向唐诗学习
就把他们认为写得好的唐诗作品选录
结成诗集
古往今来
唐诗有很多的选本
但在众多的选本当中
唐诗三百首的影响是最大的
流传中外
成为屡印不止的最经典的选本之一
为什么唐诗三百首如此流行呢
其实啊
在唐诗三百首之前
幼儿学诗的启蒙读物
主要用的是千家诗
千家诗最早的版本是宋代刘克庄编选的
现在流行的千家诗是由宋代谢病
得重订千家诗
与清代王向五言千家诗合并
而成千家诗
共有诗人122 加226 首诗
其中唐代65 家
宋代53 加
明代两家
无名氏两家
千家诗所录作品均为绝句和律诗
短小精悍
朗朗上口
在民间很流行
古代凡是识字的人都可以哼上几句千家诗
甚至在红楼梦里很多人打牌搓麻将的时候也要引用千家诗
不过
尽管千家诗很受欢迎
但并非没有缺憾
千家诗呢
收录了唐宋时期好多名家名篇
但同时呢
也存在着选诗标准不严
体例不一等等很多问题
比如说他虽然选了1000多首诗
但题材十分单一
只有律诗和绝句
这就严重的影响到了幼儿启蒙过程中对古体诗的接受和学习
清朝乾隆年间
有一位叫孙珠的读书人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儿
编选了唐诗三百首
在清朝啊
给唐诗编辑子的风气很盛行
康熙年间编订了全唐诗
收录了大概好几万首唐诗全唐诗
成书于康熙年间
包含唐诗48900 余首
共计900卷
全唐诗的成书过程跨越了两个朝代
现在人可能很难理解
不就是编本唐诗吗
在那个年代
没有出版社、印刷厂
也没有网络搜索
要找一首诗
说不定就要跋涉千山万水去抄
还不一定能抄的
大明朝天启年间
有一个叫胡震亨的人整整工作了十年
完成了唐诗琪唐音统
签到了明末清初季
振宜也花费了十多年时间编出了一部770 卷的汇集全唐诗
可惜这两本书都不是康熙心中理想的全唐诗
最终他选定了江宁织造曹寅
也就是曹雪芹的爷爷
继续编写得益于在季振宜的汇集全唐诗和胡震亨的唐音统签
曹尹督率十位翰林观
在扬州仅用一年就把全唐诗放在了康熙皇帝的面前
如果不是全唐诗
唐诗可能已经向物种灭绝一样失传了
比如李白
据传他一辈子写了有5000到1万首诗
可惜只有大概1/1 0 流传下来
再比如
写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王博
他的作品在明代彻底失传
直到明朝都快亡了
人们才从别的图书里找出他的诗文
让后市有机会感受她的风采
所以
今天我们每读到一首唐诗
都应该很庆幸
这么多唐诗学习的人
哪能一下读得完呢
后来
清朝的一位著名诗人沈德千载全唐诗的基础上
挑选了1000多首
他认为写的特别好的篇目
变成了唐诗别裁
但是
这个对于刚刚开始学习唐诗
处在启蒙阶段的孩子来说
还是太多了
太难了
咱们刚刚说了
千家诗有它自身体力选施方面的缺陷
唐诗别裁呢
对幼儿启蒙来说也是太难
于是
孙朱参照千家诗
在唐诗别裁的基础上
再次精心挑选了300多首唐诗
编成了唐诗三百首
孙珠这个人呢
有一个号叫蘅塘退士
他祖籍是安徽休宁人
但他出生在江苏的无锡
兹有家贫
但是聪明好学
他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习惯
到了寒冬腊月的时候
她读书
天冷
手里啊
就握着一个木头
说是木能生火
可敌寒
文人哪
有些习惯总是很有意思
乾隆28 年春
孙珠和她的继室夫人许兰英相互商榷
开始编选唐诗三百首
希望以新的选本来取代千家诗
做一种合适的可以广为流传的家属的课本
他们的选诗标准是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
择其优要者
也就是说啊
选择那些既流传广泛又特别重要的诗篇
然后以体裁为经
以时间为纬
什么叫以题材为径呢
就是按照尸体的顺序进行整体的编排
依次收录了五言古诗、乐府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多种尸体
那么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呢
对唐诗设计的题材进行了全面的展示与区分
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也是从唐代开始
唐朝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
而把产生于唐以前的格律限制较少的诗称为古体诗
一般我们谈到近体诗
主要是在说唐诗
因为唐朝是诗歌艺术发展到最高峰的一个朝代
近体诗严格讲究格律
包括律诗和绝句
概括来说
绝句和律诗的区别在于
绝句是四句
律诗是八句
无论是李白、杜甫
还是白居易、李商隐
都在近体诗中充分体现了他们的才华造诣
古体诗是自由诗
跟绝句和律诗都不一样
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
没有拘束限制
故求对仗也不讲平仄
用韵较为自由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朝代不是区分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严格界限
唐朝很多诗人也写过古体诗
比如李白的将进酒就是古体诗
以时间为纬呢
就是指每一种诗体所选录的诗歌
都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编排的
这样
从整体上就能看出时代的变迁与诗歌风格的流变
明代有个叫高炳的读书人
他编了个吉字
叫唐诗品汇
明确将唐诗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
认为在唐代不同的阶段
诗歌呈现出了不同的思想和艺术风貌
今天呢
我们就以时间为线索
也就是唐诗三百首中的维度展开讲解
聊一聊我们喜欢的唐诗
以及唐诗背后的那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