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字幕由腾讯音乐天琴实验室独家AI字幕技术生成
一部西游记孙悟空的一部成长史
那么人见人爱
敢爱敢恨的孙悟空
究竟活出了怎样的人生境界
敬请关注西游启示录第一集人生四境界
嗯
百家讲坛栏目由**音乐独家冠名播出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被后世人称作四大名著
这四部古典长篇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是弥足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在四大名著中红楼梦讲述的是镜花水月
爱情背后的家族兴衰
可世态炎凉
三国演义展现了一幅大江东去
群雄逐鹿的江山社稷画卷
水浒传刻画的则是那些路见不平一声吼的绿林豪侠三者虽然内容迥异
但总体上都还属于现实主义范畴
唯有西游记与众不同
是一部充满浪漫色彩的神魔小说
吴承恩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把唐僧师徒四人的取经故事打造成了一个天马行空
脑洞大开的魔幻之旅
数百年来一个个充满人情的神仙鬼怪一个个脍炙人口
充满想象力的梦幻故事
通过各种载体逐渐融入到中国人的血脉之中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
一只金箍一袭虎群的孙悟空无疑是西游记中的男一号
一部西游记可以说是孙悟空的一部成长史
那么为什么说他的人生是中国文化中一个功德圆满的理想人生呢
河北大学韩田鹿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西游启示录第一集
人生四境界
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
欢迎收看百家讲坛
从今天开始呢
我们开始一个全新的系列讲座
叫做西游启示录
为什么要讲西游启示录呢
原因很简单
因为西游记这部作品它的内涵
可以说是超级丰富
他丰富到了什么程度呢
已故的北大著名教授吴组缃先生
他曾经说
中国文化的一切生长性的要素
西游记可以说是无不具备
在古代的时候呢
他以评书啊
戏曲啊等等这些方式出现
到了现代
随着声光电时代的到来
它被改编成电影
电视游戏等等各种方面
应该说从古代到现在这么长的时间以来
西游记从来就没有从中国人的视野当中消失过
他一直陪伴着我们
无论你的人生到了哪个阶段
无论你记忆到何种程度
你都会发现这样伟大的著作
他会从你的上方去照亮
但是西游记呢
他又和一般的这种名著不太一样
应该说它适合于各个年龄阶段的人
从三岁只同意直到八旬之风
无论我们在哪个人生阶段来看
西游记的话
他都能够给我们以非常长足的启示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认真玩喂它阅读它的
那么西游记这部作品呢
我们究竟应该从什么地方去切入他呢
当然我们最好的角度是从孙悟空开始
为什么孙悟空因为孙悟空是西游记里面名副其实的一号的主人公一部西游记呢
是从孙悟空的出世开始写起
一直到师徒几个人经历了漫漫长路到西方取得了真经功果圆满完成写的
这样的过程
那么
在这个过程当中呢
应该说把他的这种人生历程表现得最为丰富完满的这个人当然就是孙悟空
孙悟空虽然表面上来看是一只猴子
但是作者实际上是把孙悟空当做一个功德完满的人来写的
而一个功德完满的人应该是怎样度过他的一生的呢
中国的著名的哲学家冯友兰啊
曾经说过一个真正完满的人生
他应该是经历过这样四个阶段的
第一个最浅的境界就是所谓自然境界
比自然境界稍高的呢
是功利境界
比功利境界更高的呢
是道德境界
当然
道德境界还是有他的种种局限达到最高的人生境界
就应该是天地境界
我们知道了冯友兰先生的人生的四重境界之说
回过头来再看西游记的话
你就会发现
实际上悟空一生所经历的这几个历程正好是非常完满的
符合了佛友来先生的这所谓人生境界说
当然了
冯先生不是因为西游记当中孙悟空的人生境界
而总结出来的
他这四重境界之说的
他是站在很高的一个角度
当他俯看中国的文化哲学历史的时候
他提出了这样的人生动静
而几百年前的吴承恩
当然他也不是看了冯友兰的人生四重境界说之后才开始动手写他的西游记
他们一个是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刻的洞察
另外一个呢
是中国文化的最为丰富
生动活泼的体现
所以在悟空的人生阶段和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四从境界说之间啊
就有了一个若合符契般的这样的完美的契合
甚至
我们稍微想一想你像悟空一生当中所经历的那些阶段
所有的不同的名字
其实也正好和冯友兰先生的四重境界说完美地契合在一起
你看
比如说它在比较早的时候他叫天产石猴
后来叫美猴王
然后后来就叫做齐天大圣弼马温斗战胜佛等等
到最后拥有了自己的名字
孙悟空
其实我们想一想他
每一个生命阶段
所有的名字正好和冯先生的人生境界说完美的能够对应的上
下面呢
我们就开始说一下悟空一生所经历的几个人生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当然就是所谓自然经济
那么自然境界是一种什么情况呢
按照冯先生的说法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的
他呢
还没有非常好的把自己和这个世界剥离开
对于自身的存在
没有什么完满的绝技
虽然他一开始的时候应该说是呃
在现实当中所孕育的呃
他出事的时候呢
也经历了这种石破天惊
好像看起来发生了什么
很了不得的事情
但是当他真正的来到这个世界上
我们会发现它跟一般的小动物是没有任何差别的
书里边有这样一段描写说是这个时侯
出生以后
他每天就是食草木饮
健全采山花觅树果与猿鹤为伴
麋鹿围裙夜宿山崖朝游风洞
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这是孙悟空刚生下来不久他的那个实活阶段所经历的
这样的生活
我们看这个描写其实跟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这个小孩子都是一样的
每天就是这样
该哭哭该笑笑
饿了就吃
渴了就喝
困了就睡一个特别小的孩子他其实没有我的孩子能够区分出我和别人的差别
能够以我来叫自己是比较晚的
那么小孩子你问他你说你饿了吗
孩子的回答他会说宝宝饿了
他称自己为宝宝喝称呼马称呼牛称呼桌子称呼杨那个是没有什么差别的
但是一般来讲这个阶段
尽管非常可爱
但这个阶段注定不会太长久
随着你生命的逐渐长成
你会自然而然的进入到生命的下一个阶段
这下一个生命阶段就叫做功利境界
百家讲坛栏目提示您精彩继续
过着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这般逍遥生活的孙悟空是如何从自然境界转向功利境界的呢
百家讲坛邀您继续收看
一部西游记孙悟空的一部成长史
那么人见人爱
敢爱敢恨的孙悟空
究竟活出了怎样的人生境界
敬请关注西游启示录第一集人生四境界
嗯
嗯
从石头孕育出来
石头中蹦出来
所以称为时侯
这是孙悟空的第一个称号
这段时期
他无忧无虑终是玩耍并没有什么大本事
过着无拘无束自然天真的生活
那么
究竟是什么契机
开启了孙悟空从自然境界到功利境界的人生轨道呢
功利境界的人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这个阶段的人
他是所谓现实的人
他就不是前一阶段的一个自然的人
生活在功利境界
这个阶段的人呢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这个阶段的人
他一切行为的目的都是为了自己
那么
悟空是究竟怎样从它的自然境界
进入到他的功利境界呢
这就要从那次非常著名的花果山探源之旅说起
那天啊
这个孙悟空和其他的一些猴子在夏天吧
大家在水潭里面洗过澡之后
忽然就发起奇想
就说我们反正现在待着
也没事儿
为什么咱们不去顺着这个山间去探一个源头出来呢
当这个提议提出来的时候啊
众猴都说好
既然我们反正也是闲着没事儿
干脆咱们就去看一下这个源头吧
但是毕竟这个源头到底在哪里呢
这时候有的猴子就提
咱们如果有谁
能够探得一个源头出来
有本事不伤身体者
我等拜他为王
这话连说了三遍
别的猴都一片安静
没有猴子答应
但是这三遍之后啊
有一个猴子就跳出来了
然后就说我去
这只猴子是谁呢
我们当然都知道这只猴子就是孙悟空
然后孙悟空瞑目蹲身往水里就这样纵身一跃
真正进到花果山水帘洞的里面以后发现里边根本就没有水里面有一座
铁板桥碑
上面写着花果山福地
水帘洞洞天里面呢
还有一些现成的像石盆石玩石凳等等
能够容下
上千只的猴子
应该说是天造地设的一个洞府
孙悟空碳得源头出来以后呢
就成为这个花果山水帘洞的这个洞主花果山的山大王
孙悟空
他因为这个三声呼唤呼唤起了孙悟空的那个野心
或者我们叫雄心
这样的描写呢
其实是和历史上和现实社会生活当中的很多真实发生的情形是一样
在非常多的时候啊
人的这颗心在很多的情况下
都是被一些偶然性的因素所刺激
完成你比如说像刘邦
这个刘邦呢
他原来的时候无非就是在自己的家乡里面当个亭长
每天喝几杯酒过的也无非就是这样浑浑噩噩的日子
他也不知道他将来能够干什么
但是有一天当秦始皇的这个选喝的车马仪仗
经过刘邦的时候
它发出一句大丈夫当如此也
这样的感慨
咱们翻译成现代汉语来说
那个意思就是男人就该这个样
这才叫做真男人
就是因为他看到这个以后刘邦从此知道自己以后要干什么
后来刘邦我们都知道他建立了辉煌的这个大汉王朝
那么
还有一个例子
这个例子呢
是这个利斯
李斯年轻的时候干的工作是什么呢
翻译成我们现代化就是仓库管理员
有一天这个李四去厕所去厕所
以后就看见那个厕所里面那个老鼠又脏又瘦
见着人以后
然后就惊慌失措
到处逃窜
阿里斯又回到仓库里面
看在仓库里边
他又发现了老鼠
这些老鼠吃的肥肥大大
而且见了人以后啊
也根本就不怎么躲
好像对人也无大畏惧的样子
这一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立刻就深深的刺激了李思的心
李斯
就辞去了仓库管理员的这个任务
啊
他就转而拜荀子为师
李斯学成之后
然后就呃出山
然后就辅助秦始皇帮助秦始皇建立了一番非常了不起的工业实现了他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们都是这个样子
因为一些比较偶然的契机
然后使得生命的这个轨迹发生了非常明确的改变或者至少是把这个重要的端涯
牢记在了自己的心理
那么悟空呢
它后面所有的所作所为
实际上都是从这几声呼唤引起的
先是当了美猴王
当美猴王以后呢呃
然后他就
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
然后听了底下的
那个通背老袁的建议
然后去到外边去寻仙访道
后来学成五一之后又大闹了龙宫
然后又大闹了地府
然后成为齐天大圣应该说他后边就踏上了他那个轰轰烈烈的这个人生道路
不过呀就是这种对于功利的追求
毕竟应该它是有它的局限性
过去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什么呢
叫做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救人的欲望
你是无穷无尽的不断的增长
当条件满足之后
你的愿望似乎达成了
但是紧跟着的毕竟是一个更大的这种目标
所以想用欲望的满足来满足欲望这个道路是走不下去
悟空
也是这样子
他前半部分的人生道路走的应该是非常顺
但是到最后
当他大闹了
天宫如来出手
把悟空压在了五行山也叫两界山下
从此以后呢
悟空也就象征着他的那个功利境界之路到此也可以说就是推车撞壁碰得头破血流
再也走不下去了
百家讲坛栏目提示您精彩继续
世人都晓神仙好
唯有功名忘不了
那么孙悟空是如何一步步超越功利
从而达到人生最高境界
天地境界
百家讲坛邀您继续收看一部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神魔小说
一场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魔幻之旅
一个个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故事中保留这几千年中华文明积淀而成的智慧精髓
河北大学韩田鹿教授为您精彩讲述百家讲坛系列节目西游启示录
敬请关注
嗯
孙悟空被压五行山这几百年是漫长的
等待是寂寞的煎熬
可以说是度日如年
当然
这对他是有好处的
一是有时间疗伤
二是有时间反省
任性的苦果
以常进公立的人生以撞墙
历经沧海桑田的孙悟空
期盼着自己的人生跨越到一个新的境界
那么
第三个境界是什么呢
第三个境界叫做道德境界
生活在道德境界中的人呢
他是所谓道德的人
他的一切行为都以形意为他的目的
它是以他人以及社会为中心服从于社会伦理道德的这个要求
悟空从什么时候就开始进入了道德境界呢
当然就是在
五行山
被唐僧放下来的那个时刻
为什么说这个就叫道德境界了
因为西游记里边西天取经这件事情是被当作一件利益
大唐众生的这样的很好的事情去做的那么悟空作为西天取经事业的这个护法
当然他就成为这件非常符合道德的事情的一个有机的组成的部分
从这天起悟空的境界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这个境界就是道德境界
悟空进入道德境界呢
我们知道它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标志
这个标志是什么
就是他再次以石破天惊的方式重新出世了一回
那么
悟空第一次出事是从石头里面跳出来的
那是她的第一次出手
那第二次出生呢
仍然是把石头蹦开
然后拥有了第二次等于是崭新的生命
**孙悟空的这个山叫什么叫五行山呃
但是呢
它又有一个名字叫做两届山啊
这个山名是非常富有象征哲理意味的
而且悟空从现在开始拥有了一个崭新的名字叫行者
这也是非常富有哲理意味的
当然
由功利境界
向道德境界转化呀
应该说是非常非常的难
它难在什么地方呢
难在两个地方
第一个
我们知道这个呃功利境界
他一切行为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这种欲望
那么
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来到这个世界上让这个个体继续存在下去生存下去
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本能的需求
人顺应本能去做的时候
当然你做起来就内驱力十足啊
所以大家都表现出那种蓬勃旺盛的这种生命力你的昂扬的那种斗志都有这个很容易做到
因为你做这些事情他是有内驱力的
他合乎你个体生存的这个目的
但是呢
做一个道德境界的人
以利他为目的
这个本身呢
是何人作为生命个体这个本能呢
他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不太完全进和之处
这样你要所付出的努力就要非常非常的大
你要付出的艰辛肯定就很多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很多的时候啊
我们确确实实想要立他想要帮助别人
但是在很多的时候
你可以发现你所要帮助你所要立的那个对象并不是完全让你满意的
比如说以这个孙悟空
对他的这个要保护的对象
唐僧来说
你看孙悟空以前的时候
他大闹天宫也好
他在花果山水帘洞称王称霸也好
那个日子过得是何其潇洒
但是当他回过头来对唐僧的时候
他完全身份就变化了
他从一个就是内心汪洋恣肆的
这样的一个破坏者转变成一个规规矩矩的秩序的维护者的时候呢
悟空身上的局限
那就受到的太多太多了
更何况自己所面对的这个唐僧
那是以前的孙悟空根本就看不上的
这个和尚
肉眼凡胎
这个和尚唠唠叨叨这个和尚胆子小的可怜这些东西都是孙悟空所根本就看不上
但是孙悟空有什么办法呢
孙悟空还是要弯下身来放低身段伺候着这个他原来根本就看不上的唐僧
饶是如此
这个师傅还是在很多地方和自己是根本就格格不入的
有好几次偷偷把孙悟空赶出了取经的队伍
特别是六耳猕猴的内一次
要不是观音和如来这样的两个最大的大佬都出手来帮助孙悟空说话的话
孙悟空真的可能就得回他的花果山重新当他的猴王去了
不过好在随着时间的演进
随着取经路途的展开
唐僧越来越知道悟空是自己离不开的人
也对悟空的真心有了
慢慢的了解
而悟空呢
也在这个过程当中越来越发现
埋藏在这个表面看起来非常柔弱的软弱的身体当中
那个唐僧它所具有的那个坚硬的虔诚的灵魂
渐渐地
他们越来越和谐的相处
随着取经事业
已经完成也就标志着悟空的生命呢
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这个境界就是所谓天地境界
天地境界呢
比道德境界要高
为什么比道德境界还高呢
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说一个人他是一个非常有道德的人已经是对他非常崇高的表扬了
为什么说道德境界还是不够高呢
他是有两个原因的
第一个原因
就是说道德这个东西啊
他其实是有着非常强的这种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
有一段话很有道理
大意是说什么呢
是说在人类的一切精神部门当中
道德是取得成就最少的部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是说这个世界上基本上没有任何一个这样的道德信条在
这个时候是合适的放到另外完全不同的时间
地点就完全合适
世界上几乎就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这样的道德的这种线条
咱们举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比如说在今天青年男女在结婚之前自由恋爱
这是最合乎道德的婚姻
但是放在过去的时候
他是完全不符合道德的事情
另外一点是什么呢
就是说生活在道德境界的人啊
他并没有对宇宙人生对自己的个体
生命有一个彻底的了解和把握
生活在道德境界的人呢
这个人和他自己所信奉的那个道德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这个道德就把它比作太阳
个人呢
把它比作地球
地球是围绕着这个太阳转
也就是说他自己并没有对自己的人生啊
对宇宙万物有一个真正确切的了解
这个他所信的这个道德
如果发生了一些变化的话
那么自己的方寸立刻就会乱掉
我们都知道的那个国学大师王国维
王先生应该是上个世纪中国最了不起的大学者之一
他在向文字学啊
艺术啊哲学啊等非常多的领域都有着在今天还难以逾越的成就
他在中年的时候吧
得到了溥仪那个小朝廷的后代给他认了一个叫南书房行走的一种植物
认了这个职务之后呢
这个王国维就对这个小朝廷应该说是感恩戴德
就因为这种感恩戴德
所以他意识到自己的临死他一直还留着内一个应该象征着愚昧和冥顽不化的那个小辫子
如果站在就是他所信奉的那个封建王朝
封建道德那个角度来讲
他这样做
当然也有他的道理
但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历史的视角
他确确实实是逆历史逆潮流而动
所以他的一生呢
也就活成了一个悲剧
这是两个原因
第一个是因为它本身有着局限
第二个道德境界的人
他还是没有对自己的宇宙
人生有一个充分通达透彻的这种了解
当然啦
能够真正的到达天地境界的人啊
是非常非常少的
按照冯先生说
啊
比如说就像孔子呀
才能达到
或者是无限趋近于天地境界
这个状态
那么
在西游记里边呢
它对于孙悟空进入天地境界的这个状态呢
也是有描写
当然这个描写并不太多
因为基本上西游记主要的这个重心是在西天取经的路上
当他们到达灵山之后
取完经了西游记这部书差不多也就到了尾声了
不过呢
作品呢
还是在他的尾声部分给我们约略地展示了进入天地境界的孙悟空
他的表现的冰山一角
在这里面呢
提到了两点
这两点都挺有意思
第一点就是孙悟空和唐僧到达灵山之后
过河之后
然后唐僧回过身来对悟空一拜说谢谢这个时候
悟空的回答是什么
悟空的回答是两不相欠
你也不用谢我
我也不用谢你师傅你因为我们保着你才能到了西方我们呢也幸亏师傅您才得了一条修行之路
所以两不相欠
你看这个象征是什么
它象征着悟空
对于天地万物这些道理已经有了一个非常透彻的动作
另外一个是什么
另外一个就是他们七天取经完全结束之后
大家都得到了自己的果味
这时候悟空呢
他就回过身来跟唐僧说了一句话
他说你赶快念个松箍咒把我脑袋身上都褪去
这时候
唐僧跟他说什么
唐僧说
过去的时候啊
都是你不好好听我话
动不动就啊
是闹意见什么之类的
我没有办法
然后才在你的头上套鹧鸪
现在你哪里还用得着这个估了你再摸摸自己脑袋那个菇还有没有
悟空把自己手摸摸自己脑袋一摸
果然没有了
这个也很有意思
这象征着什么
象征着这个时候的孙悟空已经不需要任何外在的约束了
实际上那个紧箍咒就象征着
当你没有达到那种对自己进行完全有效的约束的时候
外界不得不施加在你身上的这样一个规范和约束
悟空
现在不需要了
按照孔子所说
就叫做生命已经到达一种从心所欲不逾距的这样一个非常高的状态
从心所欲不依据呢
是孔子的典故
这个孔子到70 多岁以后回顾自己一生的时候
他曾经把自己的生命归结为这样几个阶段
他说呀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那我们现在经常说15 岁叫志学之年
就是从这个地方来的
三十而立
30岁的时候已经在社会能够立足应该说已经小有成就
40 而不惑到40 的时候呢
就是已经不再迷惑了自己要干什么已经都比较清楚
50 而知天命
到50 的时候对自己这辈子大概会怎么样
已经有一个了解60 耳顺
就是到60 以后再听什么话立刻就能够分辨的出来
里面的真假善恶
什么都听明白了70 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就是到70 以后
无论心里想什么就去做
都不会逾越规矩
孔子是这样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
用他自己的归纳来说
他也只是到70 以后
才真正到达了这种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种非常高远的人生境界
所以就是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这个时候的孙悟空跟以前的孙悟空已经非常不一样
他有了对宇宙人生的一种非常透彻的
这样的理解和把握
而且他自己的生命也达到了那种不需要任何外在的约束
那种自由自在的那样的一种状态
百家讲坛栏目提示您精彩继续
孙悟空从桀骜不驯到修成正果
究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的改变
通过悟空的改变
我们又能获得怎样的启示呢
敬请关注西游启示录第二季成长之路
鑫源作为孙悟空的代称频频出现在百回本西游记中
鑫源常常与译码结合组成成语心猿意马
比喻人心思散乱
如猿马难以控制
整个西游记取经故事实际上是孙悟空一路上与自己本心的斗争过程
时而收心
时而放心
一颗无处安放的心飘忽不定
那么
孙悟空最终是如何让自己的内心安定下来的呢
请继续收看河北大学韩田鹿教授为您精彩讲述西游启示录第一集
人生四境界
悟空
一生当中啊
他所经历的这个境界
我们已经结合冯先生的这个四重境界说对他进行了讲述
那么这些东西对于我们个人的这种生命究竟会有哪些方面的启示呢
第一点是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安放自己的这颗心
第二点呢
就是启示我们
让我们反思我们人生的目的究竟在什么地方
我们先说第一点
我们究竟该怎样安放我们这颗心
在西游记里啊
我们知道提到孙悟空的时候
作家经常用一个词来说他
把它叫做鑫源
这个鑫源用来比喻什么呢
就是比喻我们内科跳动的不安定的凉一颗心灵西游记呢
通过对孙悟空的他的这个境界的转化
想告诉我们一点
就是人究竟怎样才能让自己这颗心
真正的安定沉稳下来
这个方法就是投身到一项利益众生的伟大的事业当中
成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
只有这样你才真正的让自己的心灵得到那种安宁
这其实也就是像张文江教授所说的说人的一生
总有一个模糊的大致
总有一件未定的大事
我们心中都有一个东西
但是对于这个大势是什么
这个大致是什么
我们并不是一开始就非常明确的
我们的生命的展开之路
实际上往往是通过试错法
以阶段性的这种进化来逐渐的发现我们究竟这个未定的大致是什么
这件未定的大事是什么
当我们发现了他实现了他的时候
我们的心也就安宁了
在西游的路上我们可以看到孙悟空气质心灵的这种变化
他从一开始一个非常暴躁的容易狂怒的
整天心猿意马的这样一个猴子
随着取经的路走得越来越远
我们会发现他的心也越来越沉稳
越来越安宁
最后到灵山之上的时候
他已经完成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所以呢
他也告诉我们
人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心
安定下来就是给自己的人生找一个意义就是投身到一项
伟大的事业当中去成为他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个时候你的心就真的可以安宁
除了刚才这一点还有第二点第二点就是人生的目的
究竟是什么
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是虚无缥缈
但实际上事关重大
虽然每个人
具体的情况不一样
但是大体来说
就是冯先生所说的这几个境界
我们由最初的懵懵懂懂开始
这就是所谓自然境界
然后到追求自我利益的满足
这就到了功利境界
然后我们开始追求更高的
啊
为他人利他一种更高尚的道德的生活
然后最后进化到一种对宇宙万物的这种了解
这种极其光明澄澈的这种天地境界大体来说
还是有这样一个阶梯可循的
当然这个路很难
不过
正像稻盛和夫先生所说的
这个我们降临俗世经受各种风浪的冲击
尝尽人间苦乐或幸福或悲伤
一直到呼吸停止之前
我们都不屑地顽强的努力奋斗着
这个人生的过程本身就像磨练灵魂的砂纸
人们在磨练中提升心性涵养精神
带着比降生时更高层次的灵魂离开人世
我认为这就是人生的目的
除此之外
人生再无别的目的
那么我们由于种种的局限
往往是过着一种被欲望所迷
被欲望所困惑的
这样的人生
在这样的情况下
我们就渐渐忘记了生命还有更高的更美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去追求
那么西游记呢
则通过悟空的生命轨迹
把这个人生灵魂提炼提升的过程
一种饶有兴味的方式呢
就摆在了我们眼前
人生
就像迷宫
西游记呢
就像一架罗盘
我想呢
有了这个罗盘
我们的人生之路就将走得更加坚定和明确
这期的节目就到这里
谢谢您的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