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字幕由天琴实验室独家AI字幕技术生成
好
听众朋友
我们今天晚上首先开始的财经夜读节目要送给大家的文章是来自于万维钢单独练习
有个著名的小提琴家说过
如果你是练习手指
你可以练一整天
可是如果你是练习脑子
你每天能练两个小时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一到1 .5 个小时
每天最多四到五个小时
在场没有人吃得消
女球迷们可能认为
像贝克汉姆那样的球星整天就知道耍酷
他们不知道的是
很少有球员能完成当年贝克汉姆的训练强度
刻意练习不好玩儿
他要求练习者调动大量的身体和精神资源
全力投入
如果你觉得你在享受练习的过程
那你就不是在刻意练习
找一本小说
边喝咖啡边看
再一个空闲的下午打场球
这样的活动都令人非常愉快
但是做得再多也无助于提高记忆
很多人每周都打一场网球
或者是打高尔夫
打了25 年也没有成为高手
因为他们不是在刻意练习
他们是在享受打球的乐趣
很多年轻人追求一种散漫的风格
干什么事情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认为在打打闹闹中学习的人很cool
其实能够特别专注的干一件事
那才是最酷的
科学家们曾经非常细致的调查
一所音乐学院西柏林音乐学院
这里培养了众多实力超群的小提琴高手
研究人员把这里的所有小提琴学生分为好、更好和最好三个组
这三个组的学生在很多方面都相同
比如都是从八岁左右开始练习
甚至现在每周总的与音乐相关的活动时间也相同
都是51个小时
研究人员发现
所有学生都明白一个道理
真正决定你水平的不是全班一起上的音乐课
而是单独练习
最好的两个组的学生平均每周有24小时的单独练习
而第三个组只有九小时
他们都认为单独练习是最困难也是最不好玩的活动
最好的两个组的学生利用上午的晚些时候和下午的早些时候单独练习
这时候他们还很清醒
而第三个组
利用下午的晚些时候单独练习
这时候他们已经很疲劳了
最好的两个组不仅练得多
而且睡眠也多
所以呢
我们再次发现
所谓1万小时定律是个误导人的概念
练习时间的长短并不是最重要的
真正的关键是你刻意练习
哪怕仅仅是单独练习的时间
哪怕你每天的练习时间跟那些将来要成为演奏家的同学一样
如果不是单独练习
你的技术也会大不如人
那么是什么因素区分出更好的组和最好的组呢
是学生的历史练习
总时长到18岁最好的祖宗
每名学生平均练习了7410 小时er
第二组是5301 小时
第三组是3420 小时
第二组的人
现在跟最好的组一样努力
可是已经晚了
可见
要想成为世界级高手
一定要尽早投入训练
这就是为什么天才音乐家都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苦练了
这样看来
只有建立在刻意练习的基础上
总的练习时间才有意义
一群人在一起合练可能很有意思
也相对轻松
但是只有单独练习
才能使人快速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