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字幕由天琴实验室独家AI字幕技术生成
第一集
听众朋友大家好
今天咱们来聊聊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的这个皇帝呢
可不是咱们古代封建社会那些个山呼万岁的皇帝是哪个皇帝呢
咱们不是被称作炎黄子孙吗
炎黄是两个人
炎帝和黄帝
炎帝就是神农氏
黄帝就是轩辕氏
黄帝内经就是出自这位宣言式的皇帝
是炎黄的黄
黄色的黄
说起轩辕黄帝
那可了不得
虽然现在已经被后世神话了
但它的确是咱们5000年文明起始之时真实存在的人物
黄帝生于公元前2717 年
是当时的华夏民族首领三皇五帝之首
被尊称为中华人文初祖
因其部落为轩辕氏
所以又被称为轩辕黄帝
据史料记载
皇帝一出生就聪明异常
很小的时候就善于言谈
口齿伶俐
幼年时对周围事物领会很快
那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典型的三好学生
妥妥的学霸一枚
长大之后呢
皇帝也没有骄傲自满
而是品性敦厚
又十分勤勉自律
成年之后
便继承父亲少典的地位
被拥立为部落首领
也就是说
年纪轻轻地就登上了天子之位
皇帝的一生为我们华夏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除了大战蚩尤、平定天下
治国安邦
传播科学文化之外
皇帝最大的成就就是创出了一部医学奇书
祝由科后世人在祝由科的基础上去伪存真
不断增补
逐渐形成了后来的黄帝内经
相传黄帝是寿逾期颐而花甲重开的老寿星
大家都知道花甲就是60 岁
花甲重开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两个花甲
两个花甲是多少岁啊
120 岁
所以说
皇帝的寿命高达120 多岁
这可是人类自然寿命的高峰
这个不是随便说的
大家可以百度查一下
现代科学证实
一个人如果无病无灾
也无心理问题
正常的寿命应该是120岁左右
而据史料记载
黄帝的后人百岁高寿的也大有其人
这肯定是在皇帝的影响下传承了
其养生之道使然
说起黄帝内经
另一个不得不说的人就是齐伯
岐伯是黄帝的太医
也是像皇帝传奇医药知识的老师
生于今天的甘肃庆阳县岐伯
被后世称为中华医学的鼻祖
黄帝内经就是皇帝与岐伯等大臣讨论医学养生知识的技术
对后世中医学理论的奠定有深远的影响
是我国医学领域成书最早、影响最大的传世巨著
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首
他有着严谨的理论体系
是我国中医体系中最首屈一指的瑰宝
因为皇帝和岐伯开创了中医的先河
所以
后世也将中医称为岐黄之术
黄帝内经分为灵柩和素问
今天我们就先从素问讲起
一开篇就是黄帝和岐伯的对话
很多上古传下来的著作、经文都是从一场对话开始的
就像是剧本一样
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比如佛教的金刚经
一开篇也是对话先贤大德的智慧
都是从这些对话中缓缓道来的
黄帝内经的开篇就是一场对话
这一天
黄帝像齐柏问道
老师啊
我听说上古时候的人都能活100多岁
动作也不会迟缓
四肢都和年轻时一样灵活
可是现在的人呢
刚过半百就动作衰弱
四肢僵硬无力了
老师啊
您说这是由于时代不同所造成的呢
还是因为今天的人们不会养生所造成的呢
您听听这问题
这哪里是5000年前的问题啊
这简直是当今社会的通病啊
原来亚健康这个问题还真是自古有之啊
听了这位三好学生提出这么与时俱进的问题
岐伯就马上回答说
上古的人啊
尤其是那些懂得如何养生的人
都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要顺从自然规律来生活
和于术数术就是方法
和于术数
就是说一个人想要长寿
最重要的就是和跟大自然
和跟社会
和跟身边的人
和跟自己的身体和跟自己的精神和
总而言之
就是要根据正确的方法进行调养锻炼
也就是说
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人
都是懂得顺应天地
阴阳之气自然变化之理的
他们调节自身
顺应自然
而不是顺从自己的欲望
从而得到调和养生之道这样方式延年益寿的正确方法
这和我们如今倡导的尊重自然而不是破坏自然的道理是一脉相承的
岐伯又说
那些长寿的人都懂得
饮食应当有所节制
作息一定要有规律
记
不过度操劳
又要避免过度的放纵欲望
所以他们的形体和精神都非常协调
能够四肢灵活
精力旺盛
整个身体协调统一
自然可以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
而刚刚咱们也讲到
经现代科学证明
一个人如果无病无灾
也无心理问题
正常的寿命应该是120岁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