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字幕由天琴实验室独家AI字幕技术生成
说起来
不同的语言代表这不同的思维模式
而在学习另一种语言时偶然遭遇的尴尬
或许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问题
今晚首先开始的读热点
请你听外国人学中文为啥还说你吃了吗
作者田小雪
选自青年文摘
太薄
走出热点的精华
不热点
最近有个朋友问我
为什么我的外国朋友学中文
都说你吃了吗
我觉得咱们中国人如今很少这么说了
但是你应该知道你吃了吗
这可是几十年前的一句流行语呢
江湖地位堪比现在的你剁手了吗
英国社会语言学家赫德森有这样一个观点
他认为
文化是人们从社会中获得的储存在头脑中的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不同的文化体系通过语言得以反映
从见面语中就可以体现出文化观念的差异
接受了这个观点
一切就变得好理解了
你吃了吗
这句话能成为一种打招呼的方式
并在之后流行了好几十年
和我们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应该是息息相关的
进入农业社会后
吃饭一直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所以人们见面寒暄时
往往都要问对方
你吃了吗
这一问候语显得自然亲切
又颇具人情味儿
一直到上世纪80 年代
你吃了吗才慢慢显得落伍
原因自然是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
温饱问题已经不再让大多数人感到头疼了
于是呢
也就出现了新的见面语
你下海了吗
你买电脑了吗
你去哪儿玩儿了
你双11 剁手了吗
那么
至于外国人为什么喜欢用你吃了吗做开场白
拥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对外汉语老师们纷纷表示
大概是因为汉语教材和汉语实际教学有点脱节吧
随着实际的社交用语发生变化
中国人尤其是城市的年轻人很少再使用这句话作为开场白了
所以
你吃了吗
如果再以开场白的形式出现
就多少有些格格不入了
其实你吃了吗
这句话我们中国人看上去很简单
但是对外国人来讲
里面有一个非常复杂的语法点
也就是了字在汉语中的使用
为了不浇灭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热情
只有在面对汉语程度比较高的学生时
对外汉语老师才会提及
当然
到了那时候
教学重点也是在乐字的使用上
而不会是这句话的社交应用了
其实在正经课堂上
很多交际、对话、教学跟我们当下的社会生活相关度还是很高的
比如当下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淘宝、快递和外卖
据说这也是每个外国人来中国以后
短时间内迅速学会的三大技能
说了这么多
其实我们中国人学习外国人的招呼用语也存在这种滞后的现象
比如一个英语是母语的人
如果提问how are you
而你回答fine thank you and you 这样
他们也会觉得你很是奇怪
但是差不多每个中国人在学习英语时
都曾经背过这样的句式
其实地道的回答
应该用good 或者是nothing good 来表述